一.簡介:
一般外資往往會基於利率...等因素,來將手上的資金進到某個股市,進而達到期投機獲利的目的.
而這些以投機性獲利為目的性的國際遊資,便是我們常在各類媒體上常被提及的 「熱錢」
基於各國的市場型態的不同,同樣規模的熱錢進駐,對於該國股市的影響往往也就不同
( 如熱錢進駐 美國、英國及德國股市 所造成的影響,往往不比進駐東南亞各國的影響大 )
二.獲利模式:
一般來說國際游資的獲利模式有下列兩種:
a. 現貨與期貨兩邊同時獲利:
通常採取期貨做空,現貨作多的模式,
但往往在操作現貨時在進場和退場的布局上,會需要相當的時間,
有時候會來不及退場,因此風險相對性也就偏高.
但相對的獲利性也十分可觀,相關資料可參考 97年 以 George Soros 為首那些國際游資操盤 THB (泰銖) 的那段.
b. 股市與匯市兩邊同時獲利:
這樣的模式,相對於 a 來說,風險上低了不少.
也是一般較為常見的操盤模式
剛開始時,外資匯在匯率低的時候開始匯入資金,一邊放銀行收利息一邊等匯率上升,之後賺到匯差后再贖回.
但若只是這樣的話,熱錢的湧入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、傷害
因為在這段期間內,貨幣的升值往往會讓更多的國際游資感到有利可圖,而造成熱錢的持續湧入.
此時往往該國的股市會不斷上漲、房地產市場也熱絡起來.
爾後便是 外資不斷地進駐 >> 貨幣匯率升值 >> 引來更多的熱錢>> 貨幣繼續升值、股價繼續上升
在熱錢離開前,一般民眾們都會被許多消息和自己的貪念蒙蔽了雙眼,進而想投資股市、房地產...等來獲利.
而使相關需求增加,價格也不斷升高.
當整個布局完畢,匯率的報酬率達到外資預期的獲利率後,
往往外資都會迅速的撤資,一般來說因為股市上的資金進出會有所限制,所以無法迅速撤離,而可以明顯地看到股市長期進入一段時間的熊市.
此時沒果斷離場的股民們,大概要有被套牢的心裡準備了!!
之後貨幣開始貶值時,便差不多是收尾的階段了,此時就要看偉大的 央行 如何對抗 外資了!!
三. 熱錢與通貨膨脹:
或許有人會說,我的錢都存銀行又不同資股市,那熱錢對我應該沒什麼影響吧!
首先,熱錢的進駐使得會貨幣升值,往往會侵蝕該國出口商的獲利,進而影響該國的經濟面.
其次,物價往往會因熱錢的流入,而使得通貨膨脹居高不下進而直接影響民眾的生活;而熱錢的流出造成匯率的貶值,更會讓人感覺錢變小了,而帶來消費緊縮的惡性循環!!
一般來說 熱錢 的目的便是炒作獲利,賺到足夠的報酬便離開,之後的通貨膨脹等苦果,都要該國去承擔!!
所幸台灣的央行一直以來都還叮得蠻緊的,特別是近年來的 彭行長 的手腕還蠻高明的!!